/  行政办公系统  /  财务办公系统  /  社交媒体:

转载:厚街美女不做“富二代”做慈善——专访旗峰服务队陈小玲

 文章来源:东莞阳光网      发布日期:2010-07-09      点击人次:7243



      转载来源:2010年07月07日 09:50  东莞阳光网

      土生土长的厚街女孩陈小玲,身上透露出比同龄人更多的随性。(记者 马闪山 摄)
      陈小玲,这个25岁厚街女孩让人好奇。
  含着“金钥匙”出生,多家企业的董事,硕士学历,加上两次上玉树高原做慈善的传奇,让陈小玲变得神秘起来。
  陈小玲因为做慈善走入公众视线,说起她的慈善情怀,绕不开她头上的“富二代”光环,尽管她否认而且讨厌这个身份标签。
  其实,陈小玲做慈善和平常人一样,都是出于一片爱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们对陈小玲好奇,可能因为多数人对“富二代”的印象停留在“炫富”和“花天酒地”中,像陈小玲这样的人太少了。

  年仅25岁、身兼多家企业董事的陈小玲自称“慈善教我宽容和不折腾”

  人物名片
  姓名:陈小玲
  年龄:25岁
  关注理由:她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厚街女孩;她是一个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成功人士;她只有25岁,却拥有管理硕士学位,更是多家企业的董事。她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她不喜欢“富二代”的标签,她要做快乐的自己。
  拥有管理硕士学位的东莞美女陈小玲,年仅25岁,代表了东莞年轻企业家的慈善新形象。
  作为多家企业董事的她,既没有同龄人的张扬,也不喜欢“富二代”的标签。
  这位土生土长的厚街女孩,身上透出比同龄人更多的随性。比如说她可能会突然打断记者的采访,表示要去听一下隔壁房间里朋友们关于慈善话题的讨论;她还会对着记者的镜头,率真地要求先整理一下发型才配合拍照。
  阳光、活泼、可爱、率真,这就是陈小玲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当然,陈小玲也有烦恼。她不喜欢别人贴在她身上的“富二代”标签。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富二代”就是“玩世不恭,花天酒地”的代名词。
  陈小玲认为,他们这一代,并非外界传言的那样“不懂感恩社会”。她想从自己开始做起,扛起他们这一代人应该负起的社会责任。为此,她选择了从事慈善事业。
  半年前,陈小玲在其姐夫的推荐下,进入某慈善组织。
  玉树地震期间,她踏上玉树高原之地。在此期间,尽管她的肩部骨位错位,但她仍坚持了6天时间。“坚强至此,是为爱。”她说,她爱慈善事业,慈善让她收获了宽容和不折腾。
  不过,她觉得,一个人的慈善只能恩泽一部分人,只有人人慈善,才能善及整个社会。
  7月4日,也就是陈小玲第二次从玉树回来后的次日,她终于接受了专访。此前,约访一个月之久,她都以不想太高调为由拒绝了采访。
      但如今,她觉得,接受专访也是为慈善做贡献。

      高兴不高兴都爱哭

      记者:我看到有文章写当时你在玉树拍一个录像,看到有位老奶奶和孙子相依为命,你就哭了? 
      陈小玲: 那是一个朋友写的,故意将我写得很笨的样子。(开怀大笑)
      记者:那是你第一次哭吗?
      陈小玲:是到了灾区后第一次哭。我们第一次发放物资是在灾民聚集最多的跑马场,后来发现,真正缺吃少穿的人多住在山上和偏远的地方,由于家里的中坚力量被地震夺去了生命,家里往往只剩下老人和小孩,根本无法从山上下来取物资,而发放物资的人又上不去。后来狮子会都往这些地方跑,去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们,让大家捐的钱和救灾物资发挥最大的价值。
      记者:当时为什么哭?
      陈小玲:情绪来了就哭。
      记者:你是不是此前很爱哭?
      陈小玲:人都会哭啊。不高兴哭,难过哭,高兴哭,喜悦也哭,没什么的。
      至于为什么要哭?这个用不着去研究。像你现在这样逼我,我也想哭。你坚持不懈地约访我一个多月,我不好意思再拒绝,而狮子会做慈善同样需要做宣传,我想想挺委屈,也想哭。哈哈。

      给自己的慈善打40分

      记者:当时看到了什么触动了你的情绪? 
  陈小玲:在恶劣环境中坚持生存。玉树的天气很恶劣,一会儿大暴雪,一会儿沙尘暴,老人和小孩在没有任何救灾物资的环境下生存了8天,我们帮忙把帐篷搭起来,把吃的穿的拿给他们,老人拉着我们哭了,大伙都跟着哭了。
  还有就是灾区人们那种淳朴。有一次我坐在车顶去运送物资,因为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车子又很颠簸,几箱药品和吃的抓不紧就掉下车了,远处有一群人立刻跑了过来,我当时很害怕,以为是来抢物资的,后来才发现,他们争着帮我把东西搬回车上,当时很感动,把吃的给了小孩子,可他们都很腼腆,不要,硬塞,才高高兴兴地领回去给家人。
  记者:你曾经说过,当你遇到了瓶颈,会有很多事情启发你,引导你。你是受了什么启发才决定要做慈善工作的?
  陈小玲:不应该说受启发才去做的。(停顿片刻后,接着说)碰到的时候,就去做,不用刻意,是缘分。
  记者:什么时候跟慈善工作结缘的?
  陈小玲:慈善是什么?资助学生,捐图书,做小志愿者,这些绝大多数人都做过。从前做的是最基本的,现在在狮子会,就要学会动脑子认真做好慈善工作。要做好并不容易,有组织要管理,有项目要跟踪,有活动要策划,会员都是一些有自己企业的爱心人士,大家牺牲了时间和精力,整合相互的资源去帮助别人,还要去做宣传,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记者:如果慈善工作的满分是100分,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陈小玲:40分。
  记者:那其余的60分呢?哪些地方不足?
  陈小玲:我做的真的不多,我很少在朋友面前说起。随意吧,我不太习惯去说服别人做什么,偶尔我会很客观地说说我正在做的事,比如说在筹建孤儿院,但不会刻意地问你要不要捐钱,有心的人,他们自己都会来找我。我觉得发自内心的爱才是真正的慈善。
  如果因为社会舆论等压力去做慈善工作,这些不是我们需要的。也不强求别人,社会那么大,不是每个人的观念都一样。不是做志愿者的就有多伟大,大家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狮子会不涉及宗教,不参与政治,宽容是信条之一。
  记者:你怎么理解慈善事业?
  陈小玲:我现在觉得是责任。就像第二次去玉树,跟进灾后重建的项目,把孤儿的资料整理好,把真实的情况带回来,对捐钱给我们的人负责任,对那边的小朋友负责任。如果不去了,孤儿很可能就得不到帮助了。其实很多时候,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会得到很多。像我第二次去玉树,就因为活佛的关系买到了一些很好很纯正的冬虫草,哈哈。

      因为任性挨过打

  记者:中国家庭可能会对孩子进行双重教育,他们自己吃过苦,希望孩子听话,但另一方面,又希望孩子出去自己闯一闯,你的父亲也是这样的吗?
  陈小玲:随性。他很少管我,包括读书、工作,都挺尊重我的意愿。
  记者:就是说父母对你现在做的事很支持。
  陈小玲:也会骂的。上次去玉树,前一天和他们说好了的,他们说“好”,但是踏上飞机的时候,妈妈就打来电话,一直叮嘱我,说担心我,我说“我都已经到了”。
  记者:有没有被父母打过的经历?
  陈小玲: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在从化那边上学,两个星期才回来一次。当时不明白为什么被流 放到那么远,每次到学校都跟父母较劲,有一次,爸爸跟我谈了很久,也说了很多道理,但我还是拉着车门不让他走,他就打了我一巴掌,转身走了。长这么大就那一次。
  记者:小时候就在外面读书?
  陈小玲:对。是家人没有时间管我,就送到寄宿学校。
  记者:那么小就被送到外面,会不会很委屈?
  陈小玲:会,那时候去从化还没有高速,去一趟要5个小时的样子。想家,常常不上课,故意到饭堂偷面包吃,不去做早操。总之就是很反叛。

      接受不太过分的潜规则

  记者: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观点,就是希望“富二代”为了培养社会责任感,敢于向政府潜规则叫板,你会这样做吗?
  陈小玲:说明一件事,我不是“富二代”;第二件事,政府和社会责任不应该是对立的。这个问题真要讨论起来就太大了。
  人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你说的潜规则,不伤害别人,无伤大雅,做也无妨,所以在狮子会做事也是有好处的。狮子会里的很多事大多没有强硬的目的性。最重要是适应社会,先适应,才能改变。比如,我是一个很讲究的人,在家哪天不洗头就睡不着觉,但在玉树时,我可以8天不洗澡,这就是适应。
  记者:对潜规则反感吗?
  陈小玲:不是太过分的就不反感。
  记者:你不认为潜规则会破坏公平的商业环境?
  陈小玲:当然会了。有资源的人就更有优势。
  记者:但你喜欢公平,却对潜规则不反感,所以觉得你很矛盾。
  陈小玲:没有绝对的公平,随性吧。没有必要把一件事情刨根问底地它归纳成一两个方面。比如我做一件事,我有渠道和方法,只要能达到目的就够了。我不会做伤害别人的事。
  记者:也有无意中会伤害一些人的可能,对吗?
  陈小玲:企业更多的是提供就业机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我认识的父辈或者同龄人都挺拼搏的,可以连续通宵很多天地做事,就算在物质上多享受一点儿也是理所当然的。
  记者:你有过被潜规则的经历吗?
  陈小玲:多多少少也有。当一些事情成为必然时,就不会考虑讨厌不讨厌,而是应该怎么做好。像我第二次去玉树时,问我为什么又去,因为后面还有好多事情要做。这不是我做不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好的问题。

      我不是你眼中的“富二代”

      记者:大家都在说中国的“富二代”是幸福的一代,也是被桎梏的一代,你觉得在你身上哪点体现得更多?
  陈小玲:幸福多一点儿,起码吃穿不愁。我做慈善,也得到了家里和父老乡亲们的支持。
  记者:会不会有优越感?
  陈小玲:没有。做慈善要想影响更多的人,还应该是以团体形式来做。我身边有很多人都在做,可能因为我去了玉树,或者我多参与了一些活动,才显得突出了些。其实我还是喜欢做幕后的工作多一点。
  记者:假如你父亲不是“富一代”,你会怎么样?
  陈小玲:第一,假设性的问题没有意义,第二,我真不是什么“富二代”,标签贴多了,对社会不好。
  记者:你认为自己很有社会责任感吗?
陈小玲:挺矛盾的。我做慈善工作,但不会抱打不平,可能和性格与专业有关。我学社会学,研究很多社会现象,觉得很平常。其实社会就像一个生态系统,物种越多,生物链越长,就越稳定,如果全社会都是一种人,都在干一种事,社会反而就不安定了。

      上班挣工资但常入不敷出

      记者:什么时候进入家族企业?
      陈小玲:2009年五六月份。之前也会在里面做一些事情,父母会自然而然地让你融入到这个氛围。读大学的时候就跟着他们去谈一些项目。
      记者:有没有学会圆滑处事?
      陈小玲:做好自己就可以。有些事情应该说就说,不该说就不说。我不会去伤害别人。
      记者:听说你刚到公司上班时,感觉很彷徨,是吗?
      陈小玲:肯定会有的。不知道怎么去做,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去做。归根到底,没有经验,压力比较大。压力来自自己对企业、对家庭的责任心,或者说父母养你这么大,是企业、员工给了我现在的生活,我要怎么样把它做得更好。其实我心态很差,经常给自己压力。
      记者:为什么要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害怕被员工瞧不起吗?
      陈小玲:不是,是害怕做得不好。以前总是还没有开始做就想东想西的,现在不会了,先做了再说,感觉也好很多了,当下努力了就好。
      记者:上班时父亲会给你发工资吗?
      陈小玲:有,但不多,一般入不敷出。
      记者:你自己要的还是爸要发的?
      陈小玲:虽然我们不像他们那一代那么勤奋,但好歹也是有付出的。哈哈——
      记者:慈善事业与平时工作怎么做到平衡?
      陈小玲:现阶段还是工作重要,以后也是。其实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有钱了才能做慈善,才能福泽更多的人。在工作和慈善两个方面能实现的价值应该是不一样的,但我在取一个融合点,希望两者都能做好。做慈善事业有时候是很好的调剂,做慈善的人大多很开心,很热情,目的也很单纯,相处起来没有压力。

      对爱情后知后觉一切随缘

      记者:两次玉树之行,什么最让你难以忘怀?
      陈小玲:大灾难前人人平等,生死与共,没有贫富贵贱。我挺矛盾的,我离不开城市生活,但又很喜欢原始的东西,有机会就跑到西藏,体验最原始的生活。
      记者:你对于自己未来的十年有做一个规划吗?
      陈小玲:没有,我其实挺简单的,想到什么就是什么,未来10小时的计划我都未必有。
      记者:你期望遭遇什么样的爱情?
      陈小玲:大家在一起开心,有相同的话题,彼此坦诚,真心相处。有时我很矛盾,我不太懂得怎样去表达自己,想法也很简单,喜欢就在一起,不喜欢打心理战。两个人相处的时候,我有些地方可能做得不够,但我神经比较大条,需要别人直接跟我说,我都会接受。但一般只有认识我很久和非常了解我的人,才不会被我的后知后觉吓跑。
      记者:爱情就像青春痘,人人有份。
      陈小玲:是吧,随缘,是你的跑不掉。(大笑)




      转载来源:2010年07月07日 09:50  东莞阳光网

      土生土长的厚街女孩陈小玲,身上透露出比同龄人更多的随性。(记者 马闪山 摄)
      陈小玲,这个25岁厚街女孩让人好奇。
  含着“金钥匙”出生,多家企业的董事,硕士学历,加上两次上玉树高原做慈善的传奇,让陈小玲变得神秘起来。
  陈小玲因为做慈善走入公众视线,说起她的慈善情怀,绕不开她头上的“富二代”光环,尽管她否认而且讨厌这个身份标签。
  其实,陈小玲做慈善和平常人一样,都是出于一片爱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们对陈小玲好奇,可能因为多数人对“富二代”的印象停留在“炫富”和“花天酒地”中,像陈小玲这样的人太少了。

  年仅25岁、身兼多家企业董事的陈小玲自称“慈善教我宽容和不折腾”

  人物名片
  姓名:陈小玲
  年龄:25岁
  关注理由:她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厚街女孩;她是一个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成功人士;她只有25岁,却拥有管理硕士学位,更是多家企业的董事。她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她不喜欢“富二代”的标签,她要做快乐的自己。
  拥有管理硕士学位的东莞美女陈小玲,年仅25岁,代表了东莞年轻企业家的慈善新形象。
  作为多家企业董事的她,既没有同龄人的张扬,也不喜欢“富二代”的标签。
  这位土生土长的厚街女孩,身上透出比同龄人更多的随性。比如说她可能会突然打断记者的采访,表示要去听一下隔壁房间里朋友们关于慈善话题的讨论;她还会对着记者的镜头,率真地要求先整理一下发型才配合拍照。
  阳光、活泼、可爱、率真,这就是陈小玲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当然,陈小玲也有烦恼。她不喜欢别人贴在她身上的“富二代”标签。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富二代”就是“玩世不恭,花天酒地”的代名词。
  陈小玲认为,他们这一代,并非外界传言的那样“不懂感恩社会”。她想从自己开始做起,扛起他们这一代人应该负起的社会责任。为此,她选择了从事慈善事业。
  半年前,陈小玲在其姐夫的推荐下,进入某慈善组织。
  玉树地震期间,她踏上玉树高原之地。在此期间,尽管她的肩部骨位错位,但她仍坚持了6天时间。“坚强至此,是为爱。”她说,她爱慈善事业,慈善让她收获了宽容和不折腾。
  不过,她觉得,一个人的慈善只能恩泽一部分人,只有人人慈善,才能善及整个社会。
  7月4日,也就是陈小玲第二次从玉树回来后的次日,她终于接受了专访。此前,约访一个月之久,她都以不想太高调为由拒绝了采访。
      但如今,她觉得,接受专访也是为慈善做贡献。

      高兴不高兴都爱哭

      记者:我看到有文章写当时你在玉树拍一个录像,看到有位老奶奶和孙子相依为命,你就哭了? 
      陈小玲: 那是一个朋友写的,故意将我写得很笨的样子。(开怀大笑)
      记者:那是你第一次哭吗?
      陈小玲:是到了灾区后第一次哭。我们第一次发放物资是在灾民聚集最多的跑马场,后来发现,真正缺吃少穿的人多住在山上和偏远的地方,由于家里的中坚力量被地震夺去了生命,家里往往只剩下老人和小孩,根本无法从山上下来取物资,而发放物资的人又上不去。后来狮子会都往这些地方跑,去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们,让大家捐的钱和救灾物资发挥最大的价值。
      记者:当时为什么哭?
      陈小玲:情绪来了就哭。
      记者:你是不是此前很爱哭?
      陈小玲:人都会哭啊。不高兴哭,难过哭,高兴哭,喜悦也哭,没什么的。
      至于为什么要哭?这个用不着去研究。像你现在这样逼我,我也想哭。你坚持不懈地约访我一个多月,我不好意思再拒绝,而狮子会做慈善同样需要做宣传,我想想挺委屈,也想哭。哈哈。

      给自己的慈善打40分

      记者:当时看到了什么触动了你的情绪? 
  陈小玲:在恶劣环境中坚持生存。玉树的天气很恶劣,一会儿大暴雪,一会儿沙尘暴,老人和小孩在没有任何救灾物资的环境下生存了8天,我们帮忙把帐篷搭起来,把吃的穿的拿给他们,老人拉着我们哭了,大伙都跟着哭了。
  还有就是灾区人们那种淳朴。有一次我坐在车顶去运送物资,因为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车子又很颠簸,几箱药品和吃的抓不紧就掉下车了,远处有一群人立刻跑了过来,我当时很害怕,以为是来抢物资的,后来才发现,他们争着帮我把东西搬回车上,当时很感动,把吃的给了小孩子,可他们都很腼腆,不要,硬塞,才高高兴兴地领回去给家人。
  记者:你曾经说过,当你遇到了瓶颈,会有很多事情启发你,引导你。你是受了什么启发才决定要做慈善工作的?
  陈小玲:不应该说受启发才去做的。(停顿片刻后,接着说)碰到的时候,就去做,不用刻意,是缘分。
  记者:什么时候跟慈善工作结缘的?
  陈小玲:慈善是什么?资助学生,捐图书,做小志愿者,这些绝大多数人都做过。从前做的是最基本的,现在在狮子会,就要学会动脑子认真做好慈善工作。要做好并不容易,有组织要管理,有项目要跟踪,有活动要策划,会员都是一些有自己企业的爱心人士,大家牺牲了时间和精力,整合相互的资源去帮助别人,还要去做宣传,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记者:如果慈善工作的满分是100分,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陈小玲:40分。
  记者:那其余的60分呢?哪些地方不足?
  陈小玲:我做的真的不多,我很少在朋友面前说起。随意吧,我不太习惯去说服别人做什么,偶尔我会很客观地说说我正在做的事,比如说在筹建孤儿院,但不会刻意地问你要不要捐钱,有心的人,他们自己都会来找我。我觉得发自内心的爱才是真正的慈善。
  如果因为社会舆论等压力去做慈善工作,这些不是我们需要的。也不强求别人,社会那么大,不是每个人的观念都一样。不是做志愿者的就有多伟大,大家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狮子会不涉及宗教,不参与政治,宽容是信条之一。
  记者:你怎么理解慈善事业?
  陈小玲:我现在觉得是责任。就像第二次去玉树,跟进灾后重建的项目,把孤儿的资料整理好,把真实的情况带回来,对捐钱给我们的人负责任,对那边的小朋友负责任。如果不去了,孤儿很可能就得不到帮助了。其实很多时候,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会得到很多。像我第二次去玉树,就因为活佛的关系买到了一些很好很纯正的冬虫草,哈哈。

      因为任性挨过打

  记者:中国家庭可能会对孩子进行双重教育,他们自己吃过苦,希望孩子听话,但另一方面,又希望孩子出去自己闯一闯,你的父亲也是这样的吗?
  陈小玲:随性。他很少管我,包括读书、工作,都挺尊重我的意愿。
  记者:就是说父母对你现在做的事很支持。
  陈小玲:也会骂的。上次去玉树,前一天和他们说好了的,他们说“好”,但是踏上飞机的时候,妈妈就打来电话,一直叮嘱我,说担心我,我说“我都已经到了”。
  记者:有没有被父母打过的经历?
  陈小玲: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在从化那边上学,两个星期才回来一次。当时不明白为什么被流 放到那么远,每次到学校都跟父母较劲,有一次,爸爸跟我谈了很久,也说了很多道理,但我还是拉着车门不让他走,他就打了我一巴掌,转身走了。长这么大就那一次。
  记者:小时候就在外面读书?
  陈小玲:对。是家人没有时间管我,就送到寄宿学校。
  记者:那么小就被送到外面,会不会很委屈?
  陈小玲:会,那时候去从化还没有高速,去一趟要5个小时的样子。想家,常常不上课,故意到饭堂偷面包吃,不去做早操。总之就是很反叛。

      接受不太过分的潜规则

  记者: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观点,就是希望“富二代”为了培养社会责任感,敢于向政府潜规则叫板,你会这样做吗?
  陈小玲:说明一件事,我不是“富二代”;第二件事,政府和社会责任不应该是对立的。这个问题真要讨论起来就太大了。
  人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你说的潜规则,不伤害别人,无伤大雅,做也无妨,所以在狮子会做事也是有好处的。狮子会里的很多事大多没有强硬的目的性。最重要是适应社会,先适应,才能改变。比如,我是一个很讲究的人,在家哪天不洗头就睡不着觉,但在玉树时,我可以8天不洗澡,这就是适应。
  记者:对潜规则反感吗?
  陈小玲:不是太过分的就不反感。
  记者:你不认为潜规则会破坏公平的商业环境?
  陈小玲:当然会了。有资源的人就更有优势。
  记者:但你喜欢公平,却对潜规则不反感,所以觉得你很矛盾。
  陈小玲:没有绝对的公平,随性吧。没有必要把一件事情刨根问底地它归纳成一两个方面。比如我做一件事,我有渠道和方法,只要能达到目的就够了。我不会做伤害别人的事。
  记者:也有无意中会伤害一些人的可能,对吗?
  陈小玲:企业更多的是提供就业机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我认识的父辈或者同龄人都挺拼搏的,可以连续通宵很多天地做事,就算在物质上多享受一点儿也是理所当然的。
  记者:你有过被潜规则的经历吗?
  陈小玲:多多少少也有。当一些事情成为必然时,就不会考虑讨厌不讨厌,而是应该怎么做好。像我第二次去玉树时,问我为什么又去,因为后面还有好多事情要做。这不是我做不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好的问题。

      我不是你眼中的“富二代”

      记者:大家都在说中国的“富二代”是幸福的一代,也是被桎梏的一代,你觉得在你身上哪点体现得更多?
  陈小玲:幸福多一点儿,起码吃穿不愁。我做慈善,也得到了家里和父老乡亲们的支持。
  记者:会不会有优越感?
  陈小玲:没有。做慈善要想影响更多的人,还应该是以团体形式来做。我身边有很多人都在做,可能因为我去了玉树,或者我多参与了一些活动,才显得突出了些。其实我还是喜欢做幕后的工作多一点。
  记者:假如你父亲不是“富一代”,你会怎么样?
  陈小玲:第一,假设性的问题没有意义,第二,我真不是什么“富二代”,标签贴多了,对社会不好。
  记者:你认为自己很有社会责任感吗?
陈小玲:挺矛盾的。我做慈善工作,但不会抱打不平,可能和性格与专业有关。我学社会学,研究很多社会现象,觉得很平常。其实社会就像一个生态系统,物种越多,生物链越长,就越稳定,如果全社会都是一种人,都在干一种事,社会反而就不安定了。

      上班挣工资但常入不敷出

      记者:什么时候进入家族企业?
      陈小玲:2009年五六月份。之前也会在里面做一些事情,父母会自然而然地让你融入到这个氛围。读大学的时候就跟着他们去谈一些项目。
      记者:有没有学会圆滑处事?
      陈小玲:做好自己就可以。有些事情应该说就说,不该说就不说。我不会去伤害别人。
      记者:听说你刚到公司上班时,感觉很彷徨,是吗?
      陈小玲:肯定会有的。不知道怎么去做,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去做。归根到底,没有经验,压力比较大。压力来自自己对企业、对家庭的责任心,或者说父母养你这么大,是企业、员工给了我现在的生活,我要怎么样把它做得更好。其实我心态很差,经常给自己压力。
      记者:为什么要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害怕被员工瞧不起吗?
      陈小玲:不是,是害怕做得不好。以前总是还没有开始做就想东想西的,现在不会了,先做了再说,感觉也好很多了,当下努力了就好。
      记者:上班时父亲会给你发工资吗?
      陈小玲:有,但不多,一般入不敷出。
      记者:你自己要的还是爸要发的?
      陈小玲:虽然我们不像他们那一代那么勤奋,但好歹也是有付出的。哈哈——
      记者:慈善事业与平时工作怎么做到平衡?
      陈小玲:现阶段还是工作重要,以后也是。其实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有钱了才能做慈善,才能福泽更多的人。在工作和慈善两个方面能实现的价值应该是不一样的,但我在取一个融合点,希望两者都能做好。做慈善事业有时候是很好的调剂,做慈善的人大多很开心,很热情,目的也很单纯,相处起来没有压力。

      对爱情后知后觉一切随缘

      记者:两次玉树之行,什么最让你难以忘怀?
      陈小玲:大灾难前人人平等,生死与共,没有贫富贵贱。我挺矛盾的,我离不开城市生活,但又很喜欢原始的东西,有机会就跑到西藏,体验最原始的生活。
      记者:你对于自己未来的十年有做一个规划吗?
      陈小玲:没有,我其实挺简单的,想到什么就是什么,未来10小时的计划我都未必有。
      记者:你期望遭遇什么样的爱情?
      陈小玲:大家在一起开心,有相同的话题,彼此坦诚,真心相处。有时我很矛盾,我不太懂得怎样去表达自己,想法也很简单,喜欢就在一起,不喜欢打心理战。两个人相处的时候,我有些地方可能做得不够,但我神经比较大条,需要别人直接跟我说,我都会接受。但一般只有认识我很久和非常了解我的人,才不会被我的后知后觉吓跑。
      记者:爱情就像青春痘,人人有份。
      陈小玲:是吧,随缘,是你的跑不掉。(大笑)


☆ ☆ ☆   热点推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