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中国进入“两会时间”。如期而至的全国两会无疑为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开了一个好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德爱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狮子会客家服务队创队队长缪国乐关注民生,一心为公,围绕“十四五”规划,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发声,下面来听听他的公益倡导好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缪国乐
近年来,由于经常到边远山区乡村小学和镇街学校调研,缪国乐感受到镇街和农村教育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政府更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更趋稳定。但是在广东欠发达地区,也存在农村不达标教学点较多、乡村教师结构性缺编和老龄化问题突出、教育质量欠佳等问题。 在广泛听取农村学生、教师、村民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意见后,缪国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中央、省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教育,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统筹协调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公平和优质发展战略。加大对山区市农村义务教育的镇街寄宿学校、镇村小规模寄宿制学校和行政村教学点建设资金倾斜力度,取消山区欠发达地区的市县镇级配套资金,全部由中央和省级政府统筹安排,把镇村学校与城乡学校同标准、同规划同建设,才能解决吸引和留住农村学校优秀教师,办出优质教学质量。 在加强农村地区优质师资资源方面,缪国乐建议加大教师培养机制改革力度,破解乡村教师“招不到”难题;同时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福利待遇,破解“留不住”难题;统筹资源配置,破解“教不好”难题。 大湾区作为未来世界顶级的湾区,将会汇集中国优质的经济和教育等资源。缪国乐认为,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下,河源等粤东西北地区,可以利用紧邻大湾区的地理优势,以融深、融湾为契机,积极引入大湾区优质教育资源,创建一批高水平幼儿园、中小学校、职业院校,探索组建跨区域教育联合体,争取与大湾区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开展合作办学。此外,还应加大投入,进一步改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条件。 缪国乐期待,未来,农村教育可以与城市教育均衡发展,并实现教育现代化。“农村教育现代化不仅仅体现在硬件和技术的现代化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思想理念和学校管理的现代化。”
本次全国两会,“十四五”规划将成为重点议题。经过深入调研考察,缪国乐代表在乡村振兴、营商环境、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等领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多年多次的乡村振兴工作实地考察调研中,缪国乐发现,在现有的乡村振兴发展政策下,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现了“村强镇弱”现状,镇街建设资金方面“镇街无财力、市县缺支持、省里没政策”问题突出,导致多数镇街没有编制总体规划或者已编制的整体水平低、基础设施欠缺、公共服务不足、地方风貌特色缺失和发空间受限的等现实存在的问题。因此他建议国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时,应统筹协调镇街乡村同步规划建设:加强镇街规划,统筹推进宜居镇街和美丽乡村建设;抓好风貌管控,推进建房管理和城乡面貌提升注重产业培育,提升镇街产业承载和服务能力;强化政策保障,推进镇街建设与乡村建设同步振兴。 在营商环境方面,他提出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举措:建议先以省级为区域建立一体化的营商环境,努力降低欠发达地区和山区的市场主体发展的制度性成本;以推进服务业开放为突破口,在“十四五”规划中将国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理念融入政府治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缪国乐建议重点解决区域协调发展规划衔接不通畅问题,加大对于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民生欠帐较多的地区支持大项目的投资力度,安排可长期造血型的项目落户到这些地区;对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区域,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周边地区和财政支出自给率不足20%的欠发展地区,改革投入这些地区的国家财政赤字资金、国债的资金支持力度和方式。 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方面,他建议建立制度规划,保证逐年缩小区域生均教育财政预算投入经费的差距,逐步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总体发展规划;对村级合并工作不实行“一刀切”对相邻村三个村进行合并保留一个村小学,避免“村级教育空心化”;把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等;建议教育部制定各类学校校长任职资格制度、上岗前培训考试制度、过程管理质量评估考核制度和轮岗离岗审计制度,促进各县域内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